真菌怎么 “找上” 你的指甲?3 个主要感染途径
真菌喜欢温暖、潮湿、不透气的环境,通常通过以下方式侵入指甲:
从脚气 / 手气蔓延而来这是常见的途径。如果本身有脚气(足癣),脚趾间会有瘙痒、脱皮、起水泡,这些部位的真菌会慢慢扩散到趾甲上。因为趾甲覆盖的甲板下方温暖潮湿,真菌会钻进甲板和甲床之间,逐渐破坏指甲结构。同理,有手气(手癣)也可能引发手指甲的灰指甲。
通过 “接触传染” 感染真菌能附着在物品表面存活一段时间,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就可能感染:
公共场合:比如共用拖鞋、脚盆、毛巾(常见于家庭、宿舍、健身房、澡堂)。
个人习惯:穿别人的鞋子,或自己的鞋袜长期不清洗,真菌会在鞋内大量繁殖,反复接触指甲就会引发感染。
指甲有 “伤口” 时更容易感染如果指甲有微小的损伤(比如踢到硬物导致趾甲开裂、修剪指甲时剪破甲床、美甲时打磨指甲过度),真菌会通过这些 “缺口” 直接侵入甲板内部,比完整的指甲更容易引发感染。
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长灰指甲?4 个 “易感因素”
不是接触真菌就一定会得灰指甲,以下情况会让感染风险大大增加:
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环境比如经常穿不透气的运动鞋、皮鞋,或长时间穿袜子不换,会让脚部持续处于高温潮湿状态,给真菌提供 “繁殖温床”。尤其是脚趾甲,被鞋子包裹后通风差,比手指甲更容易感染。
免疫力较低老人、小孩、糖尿病患者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,免疫力较弱,身体对抗真菌的能力差,一旦接触真菌,更容易被感染,且灰指甲治疗后也容易复发。
指甲本身有问题比如有嵌甲(指甲往肉里长)、甲沟炎(指甲周围红肿发炎),或指甲因外伤变形、增厚,这些情况会破坏指甲的保护屏障,让真菌更容易扎根。
不注意个人卫生比如出汗后不及时换鞋袜、洗脚后不擦干脚趾缝、袜子和内裤一起洗,会让真菌在个人物品中反复滋生,增加感染概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