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广肤皮肤科
当前位置:主页 > 皮炎

脂溢性皮炎是什么症状

时间:2025-10-17

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与皮脂分泌旺盛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核心诱因是皮脂分泌过多 + 马拉色菌(一种常见真菌)繁殖,常好发于皮脂腺密集区域,症状以 “油腻性红斑、脱屑、瘙痒” 为典型。

一、好发部位:集中在皮脂腺密集区,不同部位症状有侧重

头皮:常见,分 “干性” 和 “油性” 两种表现

油性头皮型:头皮发红,伴随油腻性黄色或棕色鳞屑,鳞屑黏附在头皮和发根处,梳头或抓挠时会脱落,部分人会出现头皮轻微肿胀,瘙痒感明显,若长期不处理,可能导致头发稀疏(因炎症刺激毛囊)。

干性头皮型(常被误认 “头皮屑”):头皮干燥,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细小鳞屑,鳞屑易脱落(如梳头时落在肩膀上),头皮轻度发红,瘙痒多为阵发性,尤其在熬夜、精神紧张后加重。

注意:严重时可能发展为 “脂溢性脱发”,需与普通头皮屑区分 —— 普通头皮屑无明显头皮发红,而脂溢性皮炎伴随炎症性发红。

面部:好发于 “T 区” 及褶皱处,易与湿疹混淆

T 区(额头、鼻子、下巴):额头和下巴出现淡红色或黄色斑片,表面覆盖油腻性鳞屑,鼻子两侧(鼻翼)皮肤发红、油腻,可能伴随轻微脱屑,部分人会出现 “酒渣鼻样改变”(鼻子发红、毛细血管扩张)。

眼周及眉毛:眉毛处出现油腻性鳞屑,睫毛根部可能有黄色结痂(类似 “睑缘炎”),眼周皮肤发红、干燥,瘙痒时抓挠易导致眉毛脱落、睫毛稀疏。

耳后及耳内:耳后皮肤发红、皲裂,伴随油腻性鳞屑,耳内可能出现黄色结痂,瘙痒明显,若抓挠导致皮肤破损,可能继发细菌感染,出现疼痛、渗液。

胸背部:多为 “斑片状”,伴随油腻脱屑

上胸部(尤其是两乳之间)、背部肩胛区: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片,斑片边界清晰,表面覆盖油腻性黄色鳞屑,鳞屑较薄,抓挠后易脱落,瘙痒感多不强烈(比头皮、面部轻),但若处于闷热环境(如出汗多),瘙痒会加重。

腋窝、腹股沟:褶皱处易 “糜烂渗液”,需警惕感染

腋窝、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:因潮湿、摩擦多,症状更易加重,表现为皮肤发红、肿胀,表面覆盖油腻性鳞屑,严重时会出现糜烂、渗液(淡黄色液体),伴随明显瘙痒和轻微疼痛,若不及时清洁,易继发真菌感染(如念珠菌感染),导致症状恶化。

二、病程阶段:分 “急性发作期” 和 “慢性反复发作期”

脂溢性皮炎多为慢性病程,会在 “急性发作” 和 “缓解” 之间反复,不同阶段症状有差异:

急性发作期:炎症明显,症状集中爆发

诱因:多由熬夜、精神压力大、饮食辛辣油腻、季节变化(如秋冬干燥)诱发。

症状:发病部位快速出现红肿、油腻性鳞屑,瘙痒感剧烈,部分人会出现轻微渗液(如头皮、耳后),若抓挠导致皮肤破损,可能出现局部感染(如头皮出现小脓疱),发作持续 1-2 周,若及时护理可缓解。

慢性反复发作期:症状较轻,但易反复

表现:急性症状缓解后,发病部位仍有轻度发红,鳞屑减少(或仅残留少量),瘙痒变为阵发性(如夜间、情绪波动时出现),皮肤状态不稳定,若再次接触诱因(如吃辛辣食物、熬夜),症状会再次加重。

危害: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,使皮肤更敏感(如面部遇护肤品易发红),头皮长期炎症可能影响毛囊健康,增加脱发风险。

上一篇:有皮炎的人不能吃什么

没有了

熊海燕

擅长治疗:、、、、、...详细>>

张波

擅长治疗:、、、、、...详细>>

伍英伟

擅长治疗:、、、、、...详细>>

靳亚利

擅长治疗:、、、、、...详细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