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:生理性应激导致的 “休止期脱发”(占比超 60%)
头发的生长周期分为 “生长期(2-6 年,占 90%)、退行期(2-3 周)、休止期(2-3 个月)”,正常情况下三者平衡。当身体遭遇 “急性应激” 时,大量毛囊会提前从 “生长期” 转入 “休止期”,2-3 个月后出现 “同步脱落”,表现为 “弥漫性大量脱发”(梳头、洗头时明显掉发),但无头皮红肿、瘙痒,也不会出现 “局部秃斑”。
常见应激诱因:
精神心理应激:
突发重大情绪冲击(如亲人离世、失恋、失业)、长期焦虑 / 抑郁、睡眠严重不足(如连续熬夜 1-2 个月),会通过 “神经 - 内分泌 - 免疫轴” 紊乱,抑制毛囊生长,导致大量毛囊提前休止。
例:高考后、工作项目冲刺后 1-2 个月,突然出现洗头时盆中大量掉发。
身体生理应激:
产后脱发:孕期雌激素升高,延长毛囊生长期(头发更浓密);产后雌激素骤降,大量毛囊同步进入休止期,产后 2-6 个月出现脱发,通常 6-12 个月恢复(常见的生理性脱发)。
手术 / 创伤 / 大病后:如大型手术、骨折、急性肠胃炎(严重呕吐腹泻)、流感 / 肺炎(高热),身体需优先修复重要器官,暂时 “暂停” 毛囊营养供应,导致脱发(多在病愈后 1-3 个月出现)。
快速体重变化:1 个月内体重骤降 / 骤升(如节食减肥掉 10 斤、短期暴饮暴食增重),会打乱代谢平衡,影响毛囊营养吸收,诱发休止期脱发。
需警惕:病理性因素导致的 “病理性脱发”
若脱发伴随头皮异常(红肿、瘙痒、鳞屑)或全身症状(乏力、月经不调、皮疹),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毛囊损伤,需及时就医,常见病因包括:
1. 自身免疫性疾病:斑秃(“局部突然秃掉”)
核心机制: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,导致毛囊快速进入 “休止期”,表现为 “突然出现圆形 / 椭圆形秃斑”(如硬币大小,头皮光滑无炎症),严重时可发展为 “全秃”(头发全掉)或 “普秃”(头发、眉毛、睫毛全掉)。
诱因:精神压力大、感冒后免疫力紊乱、家族有自身免疫病史(如甲状腺疾病、白癜风)。
2. 内分泌紊乱:激素失衡影响毛囊
甲状腺功能异常:甲亢(甲状腺激素过多)或甲减(甲状腺激素过少),均会打乱毛囊生长周期 —— 甲亢常伴随 “头发细软、弥漫性脱落”,甲减多表现为 “头发干枯、易断、脱落增多”,同时伴随乏力、怕冷 / 怕热、月经不调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,女性常见):雄激素水平升高,会缩短毛囊生长期、延长休止期,表现为 “头顶头发逐渐稀疏”(类似男性脂溢性脱发),同时伴随月经推迟、多毛(唇周、下巴长毛)、痤疮严重。
3. 感染性疾病:毛囊被病原体破坏
真菌感染(头癣):多发生于儿童,由 “铁锈色小孢子菌” 等真菌感染毛囊,表现为 “脱发区有白色鳞屑、断发(头发从根部断,残留 1-2mm)”,伴随头皮瘙痒。
细菌感染(毛囊炎):头皮长 “红色小脓疱”(类似痘痘),脓疱破溃后可能损伤毛囊,导致 “局部点状脱发”,伴随疼痛、瘙痒,常见于油脂分泌旺盛、经常抓挠头皮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