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激素水平的夜间波动
人体分泌的 “糖皮质激素” 具有抗炎、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。
这种激素的分泌量在白天较高,夜间逐渐下降,到凌晨时达到低谷。
夜间激素保护作用减弱,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或刺激物的反应更强烈,易引发荨麻疹。
二、神经调节的夜间变化
夜间人体迷走神经兴奋,会促进组胺等炎症因子的释放,而组胺是诱发荨麻疹风团、瘙痒的关键物质。
白天人们注意力被工作、生活分散,对瘙痒的感知较弱;夜间环境安静,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不适上,会觉得瘙痒更明显,也更容易察觉荨麻疹发作。
三、夜间环境的诱发因素
床上用品刺激:床单、被褥、枕头上的尘螨、霉菌孢子,或材质粗糙引发的摩擦,夜间接触时间长,易刺激皮肤诱发过敏。
温度变化:夜间气温降低、被子保暖过度导致身体发热,或空调、暖气造成环境干燥,都可能刺激皮肤血管扩张,触发荨麻疹。
衣物影响:夜间穿着的睡衣若为化纤材质,透气性差,会加重皮肤负担,诱发不适。
四、身体状态的夜间特点
部分人晚餐可能摄入海鲜、辛辣食物、酒精等易诱发荨麻疹的食物,这些食物的代谢反应在夜间逐渐显现,引发症状。
夜间人体处于休息状态,血液循环减慢,皮肤供血相对减少,屏障功能略有下降,对刺激的抵抗力降低,更易出现过敏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