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皮肤局部症状:原有风团 / 瘙痒的 “量变 + 质变”<<<在线咨询
这是病情加重直观的表现,主要体现在风团、瘙痒的程度和范围变化,与轻度发作有明显差异:
风团数量增多、范围扩大
轻度发作时,风团多为散在分布(如局部手臂、腿部有 1-2 处),而加重时风团会从局部扩散至全身,甚至融合成大片状水肿性红斑(如躯干、四肢连成片状,或面部、颈部完全肿胀),严重时可覆盖超过 50% 的皮肤面积。
风团持续时间延长:轻度荨麻疹风团通常数小时(1-2 小时)内消退,且不留痕迹。加重时风团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消退,消退后可能暂时留下淡红色或色素沉着(提示炎症反应更重)。
瘙痒程度剧烈,影响生活
轻度瘙痒多为间歇性,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。加重时瘙痒呈持续性、剧烈性,患者会忍不住反复搔抓,导致皮肤破损、渗液(继发皮肤感染风险升高),甚至影响睡眠(夜间瘙痒更明显)、日常活动(如工作、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)。
出现 “血管性水肿”(特殊类型水肿)
这是荨麻疹加重的重要信号,本质是皮肤深层(皮下组织、黏膜下)水肿,与表层风团不同:
好发部位:眼睑、口唇、舌头、咽喉、耳垂、手脚末端(如手背、脚背)。
症状特点:肿胀部位皮肤紧绷、发亮,按压无明显疼痛(但可能有麻木感),如眼睑肿成 “核桃眼”、口唇肿成 “香肠嘴”,严重时会影响睁眼、说话、进食。
二、全身伴随症状:提示炎症反应扩散至全身
当荨麻疹加重,炎症介质(如组胺)不仅作用于皮肤,还会扩散至全身,引发多系统反应,常见症状包括:
发热:体温多为低热(37.5-38.5℃),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(>38.5℃),提示可能合并感染(如细菌、病毒感染,是加重荨麻疹的常见诱因)或炎症反应加剧。
乏力、头晕:因皮肤血管扩张导致全身血液循环轻度紊乱,或炎症消耗体力,患者会感到明显疲倦、精神萎靡,部分人伴随轻微头晕(非天旋地转的眩晕)。
消化道症状:组胺刺激胃肠道黏膜,引发胃肠道水肿、痉挛,表现为腹痛(阵发性绞痛,位置不固定)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(多为稀便,无脓血),易被误认为 “肠胃炎”,需结合皮肤症状鉴别。
呼吸道症状:咽喉部黏膜水肿或气道痉挛,表现为咽喉发紧、声音嘶哑、胸闷、咳嗽、喘息(呼吸时伴随 “喉鸣” 或 “喘鸣”),这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信号,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呼吸困难。
三、严重危急症状:过敏性休克(需立即就医)
这是荨麻疹最危险的加重情况,属于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,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,发生率虽低,但一旦出现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(如 120),具体表现为:
呼吸困难 / 窒息感:咽喉部严重水肿堵塞气道,或支气管痉挛,患者出现 “吸气困难”(吸气时脖子、锁骨上窝凹陷)、呼吸急促、无法正常说话。
血压骤降:全身血管扩张导致血压快速下降,表现为头晕、眼前发黑(黑矇)、心慌、出冷汗、四肢湿冷,严重时直接晕厥(失去意识)。
意识异常:因脑部供血不足,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、意识模糊,甚至昏迷。
其他伴随症状:全身皮肤潮红、恶心呕吐加剧、腹痛剧烈,部分人伴随大小便失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