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过敏的核心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原本无害的物质(过敏原)产生了过度反应,把这些物质误判成 “有害入侵者”,从而启动防御机制攻击它们,进而引发皮肤发红、瘙痒、打喷嚏等过敏症状。
一、过敏的本质:免疫系统 “认错人” 并过度反击
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 “身体保安”,正常情况下只会攻击细菌、病毒等真正的有害物质。但过敏时,免疫系统会出现两个关键 “失误”:
误判:把无害物质当成 “敌人”
像花粉、尘螨、牛奶、宠物皮屑这些对大多数人无害的物质,在过敏人群体内,会被免疫系统错误识别为 “有害病原体”(比如把花粉当成细菌)。
过度反击:引发 “不必要的炎症”
为了 “消灭” 这些被误判的 “敌人”,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化学物质(比如组胺、白三烯),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、呼吸道、消化道等器官:
刺激皮肤:导致血管扩张、渗出,出现红肿、瘙痒、风团(荨麻疹)。
刺激呼吸道:引发气管收缩、黏膜水肿,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哮喘。
刺激消化道:导致胃肠黏膜痉挛,出现腹痛、腹泻、呕吐。
二、为什么有的人会过敏,有的人不会?3 个关键影响因素
过敏不是人人都会有,主要和 “先天遗传”“后天环境”“身体状态” 三个因素相关,三者共同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容易过敏:
1. 遗传因素:天生 “过敏体质” 是基础
过敏有明显的遗传倾向,简单说就是 “过敏体质会遗传”:
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史(比如妈妈对花粉过敏),孩子过敏的概率约为 30%-50%。
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史,孩子过敏的概率会飙升到 50%-80%。
遗传不会直接决定对 “某一种特定物质过敏”(比如妈妈对牛奶过敏,孩子不一定也对牛奶过敏),但会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天生更 “敏感”,更容易对各种物质产生过度反应。
2. 环境因素:接触过敏原是 “触发开关”
有过敏体质只是 “潜在风险”,必须接触到特定的过敏原,才会真正引发过敏。常见的过敏原接触场景有三种:
吸入接触:呼吸时吸入花粉、尘螨、霉菌孢子、宠物皮屑(比如春天花粉季、家里养宠物)。
皮肤接触:皮肤直接碰到化妆品、金属(如镍合金项链)、植物汁液(如芒果皮、漆树)。
食入接触:吃了特定食物(如海鲜、牛奶、芒果、坚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