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过敏期间,核心是避开过敏原、减少皮肤刺激、修复皮肤屏障,从日常护理、饮食、生活习惯等方面调整,才能避免症状加重或反复,具体注意事项可分 4 类明确。
一、精准避开过敏原
过敏的根源是接触了致敏物质,只有先避开,症状才会缓解:
先排查过敏原
回忆过敏前 1-2 天的接触物:比如新用的护肤品、穿的衣物材质(如羊毛、化纤)、吃的食物(如海鲜、芒果)、接触的环境(如花粉、尘螨)。
若反复过敏,可记录 “过敏日记”(记录接触物、发作时间、症状),或去医院做皮肤点刺 / 血液 IgE 检测,明确致敏物质。
针对性规避
接触性过敏(如化妆品、金属):立即停用可疑产品,摘掉项链、耳环等饰品,换成纯棉衣物。
食物 / 药物过敏(如海鲜、青霉素):严格禁食致敏食物,停用可疑药物,就医调整用药方案。
吸入性过敏(如花粉、尘螨):花粉季减少外出,外出戴口罩。定期清洁床单、沙发(用除螨仪),保持室内湿度 40%-60%(避免尘螨滋生)。
二、皮肤护理:减少刺激,修复屏障
过敏时皮肤屏障脆弱,不当护理会加重红肿、瘙痒,需遵循 “温和、精简” 原则:
清洁:别过度,别刺激
用 32-38℃的温水洗脸 / 洗澡,避免热水烫洗(会破坏油脂膜,加重干燥痒)。
用温和的清洁产品:选无香精、无皂基的氨基酸洁面(如珂润润浸保湿洁面),避免用磨砂膏、去角质产品。
过敏严重时(如红肿、渗液),可只用清水清洁,减少对皮肤的摩擦。
保湿:选 “修复型”,锁水是关键
清洁后 3 分钟内涂保湿产品(黄金锁水时间),选含神经酰胺、角鲨烷、泛醇的乳液或霜剂(如薇诺娜特护霜、修丽可 242 面霜),避免含酒精、香精、防腐剂的产品。
全身过敏时,洗澡后涂身体乳(如凡士林经典修护晶冻),重点涂抹干燥脱屑部位。
防晒:避免紫外线加重炎症
过敏时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,容易留色素沉着,外出优先物理防晒(戴帽子、打伞)。
若需涂防晒霜,选温和的物理防晒(含氧化锌、二氧化钛),避免化学防晒(可能刺激皮肤)。
止痒:别抓挠,用正确方法缓解
痒时别用手抓(会划伤皮肤,引发感染),可冷敷(用冰袋裹毛巾敷 5 分钟,每天 2-3 次),或涂炉甘石洗剂(无激素,适合无破损的皮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