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很多皮肤病都会表现出类似癣的症状,但核心区别在于病因 —— 可能是真菌感染的 “真癣”,也可能是过敏、免疫紊乱引发的湿疹、银屑病等。盲目用药容易加重症状,先分清类型再针对性处理才是关键。
一、真癣:真菌感染的 “正宗癣症”
核心病因:由皮肤癣菌(如红色毛癣菌、马拉色菌)感染引起,具有传染性。
典型症状:多呈环形或半环形红斑,边界清晰,中心部位颜色可能变浅,边缘隆起且伴脱屑、瘙痒,部分会出现细小水疱。
好发部位:手脚(手足癣)、躯干(体癣)、头皮(头癣)、指甲(甲癣)、腹股沟(股癣)。
关键特点:夏季潮湿闷热时加重,搔抓后会扩散,共用毛巾、衣物可能传染他人。
二、易混淆:3 类 “长得像癣” 却非真菌的皮肤病
1. 湿疹 / 神经性皮炎
病因:皮肤屏障受损、过敏、精神压力大或局部摩擦刺激。
症状:片状红斑、皮肤增厚、粗糙脱屑,瘙痒剧烈,边界不一定清晰,无明显环形特征,严重时可能有渗液。
特点:无传染性,反复发作,常因搔抓形成 “越抓越厚、越厚越痒” 的循环。
2. 玫瑰糠疹
病因:可能与病毒感染、免疫紊乱相关,多见于青少年和中青年。
症状:先出现一个 “母斑”(孤立的椭圆形淡红斑,直径 2-3 厘米),1-2 周后躯干、四肢会出现较小的 “子斑”,呈椭圆形,长轴与皮纹平行,伴轻微脱屑和瘙痒。
特点:无传染性,有自限性,通常 6-8 周可自行好转,无需过度治疗。
3. 银屑病(牛皮癣)
病因: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,与遗传、环境因素相关。
症状: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,表面覆盖银白色厚鳞屑,刮除鳞屑后可见点状出血,瘙痒程度不一,部分患者会伴有关节不适。
特点:无传染性,冬重夏轻,反复发作,可累及头皮、四肢伸侧等部位。

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