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广肤皮肤科
当前位置:主页 > 脚气

香港脚是什么症状

时间:2025-11-18

香港脚(足癣)的核心是 “真菌感染”,症状与 “潮湿环境” 强相关

足癣的致病菌多为红色毛癣菌、须癣毛癣菌等,这些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 —— 比如穿鞋时足部出汗多、袜子不透气、共用拖鞋 / 脚盆,都容易让真菌繁殖,引发症状。它的症状主要集中在足底、脚趾间、足跟等部位,核心表现是 “瘙痒 + 皮肤异常”,但不同类型的皮肤异常差异较大,可通过以下 3 类典型类型区分。

香港脚(足癣)的 3 类典型症状,对照自查更清晰

1. 水疱型足癣(最常见,夏天高发,痒感剧烈)

好发部位:足底(尤其前半部分)、脚趾侧面、脚趾间(1-2 趾间常见);

典型症状:

初期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的透明或乳白色小水疱,水疱壁较厚,不容易破,单个或成群分布,看起来像 “小水珠” 埋在皮肤里;

水疱周围皮肤可能轻微发红,痒感非常明显,尤其走路摩擦或遇热(如泡脚后、睡前)时,痒得忍不住想抓;

抓破水疱后,会流出清澈液体,破损处可能出现轻微脱屑,若不处理,破损处容易继发细菌感染,变成红肿、流脓的小脓疱。

高发场景:夏天穿不透气的运动鞋、长时间走路出汗多,或刚接触过感染者的拖鞋 / 脚盆后。

2. 间擦糜烂型足癣(脚趾缝 “烂皮”,疼痒交织)

好发部位:脚趾间,尤其3-4 趾间、4-5 趾间(这些部位容易出汗且不透气,真菌最易繁殖);

典型症状:

初期脚趾缝皮肤发白、变软,像 “泡发的纸”,表面容易脱落,露出下方鲜红、潮湿的糜烂面,可能伴随少量渗液;

既有明显瘙痒,又有轻微疼痛感(尤其走路时脚趾摩擦糜烂面,或接触水、肥皂时),部分人会闻到脚趾间有 “异味”(真菌代谢产物 + 轻微感染导致);

若长期不愈,糜烂面会扩大,甚至蔓延到脚趾侧面,继发细菌感染时会红肿、流脓,严重时可能引发 “丹毒”(小腿红肿疼痛、发热)。

高发人群:常穿不透气的塑料拖鞋、出汗多的人,或习惯光脚踩公共浴室、泳池地面的人。

3. 鳞屑角化型足癣(足跟 “脱皮粗糙”,冬天明显)

好发部位:足跟、足底外侧、足缘(这些部位皮肤较厚,真菌容易潜伏在角质层);

典型症状:

皮肤变得干燥、粗糙、增厚,表面覆盖白色或灰白色的细碎鳞屑,像 “头皮屑” 一样,轻轻一刮就会脱落;

足跟部位可能出现裂纹(皲裂),浅的裂纹仅轻微疼,深的裂纹会出血,走路时牵拉疼痛明显,尤其冬天空气干燥时,症状会加重;

痒感相对较轻(甚至偶尔不痒),容易被误以为是 “皮肤干燥”,但长期不处理,鳞屑和粗糙会逐渐蔓延,甚至影响整个足底,还可能扩散到指甲(引发灰指甲)。

高发人群:中老年人(皮肤油脂分泌少,角质层厚)、冬天不注意足部保湿,或有长期足癣病史未规范治疗的人。

上一篇:经常脚痒怎么回事

没有了

熊海燕

擅长治疗:、、、、、...详细>>

张波

擅长治疗:、、、、、...详细>>

靳亚利

擅长治疗:、、、、、...详细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