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内部核心因素(基础)
皮肤屏障功能障碍(
可以想象健康的皮肤像一道“砖墙”,角质细胞是“砖块”,细胞间脂质(尤其是神经酰胺)是“灰泥”。
湿疹患者的这堵“墙”天生就比较松散,“砖块”不牢固,“灰泥”分泌不足。导致皮肤锁水能力差,水分容易蒸发,变得干燥、脆弱。同时,外界的刺激物、过敏原更容易穿透皮肤,引发炎症。
免疫系统异常反应
皮肤的屏障失效后,外界的物质轻易入侵。
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此产生“过度警惕”,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(如组胺),导致皮肤出现发红、瘙痒和炎性反应。这也就是所谓的“过敏体质”或“特应性”表现。
遗传因素
湿疹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。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湿疹、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过敏性疾病,孩子患湿疹的风险会显著增高。这与遗传了特定的基因,影响了皮肤屏障和免疫系统功能有关。
二、外部触发因素(导火索)
这些因素会刺激本已脆弱的皮肤,诱发或加重湿疹。
环境中的过敏原与刺激物
过敏原:如尘螨、花粉、宠物皮屑、霉菌等。
刺激物:这是非常常见的诱因,包括:
化学物质:如肥皂、洗洁精、洗衣粉、消毒液、香水等。
物理摩擦:如粗糙材质的衣物(羊毛、化纤)、过度搔抓。
口水与汗液:婴儿的口水和汗液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,也会刺激皮肤。
气候与温度变化
干燥寒冷:秋冬季空气湿度低,会带走皮肤水分,使皮肤更干,湿疹容易加重。
炎热潮湿:夏季出汗多,汗液中的盐分和成分会刺激皮肤,引发瘙痒。
不当的皮肤护理
过度清洁:频繁使用碱性强的皂类、过热的水洗澡,会洗掉皮肤表面宝贵的皮脂膜,破坏屏障。
保湿不足:在清洁后没有及时、足量地使用保湿产品来修复和加固皮肤屏障。
其他因素
压力与情绪:精神紧张、焦虑、失眠等会导致内分泌失调,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。
食物:部分患者(尤其是儿童)可能对某些食物(如牛奶、鸡蛋、海鲜、坚果等)过敏,从而引发湿疹反应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