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根本原因:2 类疱疹病毒是核心元凶
疱疹的本质是病毒感染,不同类型的疱疹对应不同病毒,且病毒感染后会长期潜伏,难以彻底清除。
单纯疱疹病毒(HSV)
分为 HSV-1 和 HSV-2 两种,传染性强,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(如亲吻、皮肤触碰、性接触)。
HSV-1 多引发口唇疱疹(嘴角、嘴唇周围的簇状水泡),也可能感染眼部、面部;HSV-2 主要引发生殖器疱疹(生殖器及肛周部位水泡),通过性接触传播。
感染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,平时无症状,一旦被激活就会发作。
水痘 - 带状疱疹病毒(VZV)
首次感染会引发水痘(全身散在水泡、瘙痒),水痘痊愈后,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。
成年后(尤其免疫力下降时),病毒可能被激活,引发带状疱疹(沿身体一侧神经分布的簇状水泡,伴随剧烈神经痛),常见于腰背部、胸腹部、头面部。
二、诱发因素:这些情况会让病毒 “活跃” 起来
病毒潜伏在体内时,通常不会发作,以下因素会降低身体抵抗力,激活病毒:
免疫力下降: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压力大、感冒发烧、患有慢性疾病,都会让免疫系统变弱,无法抑制病毒。
皮肤损伤:皮肤出现伤口、摩擦破损、晒伤,或接触刺激性物质导致屏障受损,病毒会趁机侵入皮肤引发疱疹。
激素波动:女性经期、孕期、更年期,体内激素变化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,增加发作概率。
直接接触感染:从未感染过疱疹的人,接触了疱疹患者的水泡液、体液(如唾液、生殖器分泌物),或共用被污染的毛巾、餐具、衣物,可能被首次感染。
三、关键说明:疱疹的感染特点
潜伏性:病毒感染后不会立刻发作,可能潜伏数月、数年甚至终身,无症状期间也可能少量排毒,具有传染性。
复发性:一旦激活,疱疹会反复发作,发作部位多固定(如同一侧腰部、同一处嘴角),症状通常比首次发作轻,但疼痛或瘙痒可能更明显。
传染性:发作期(水泡未结痂前)传染性强,通过直接接触水泡液传播;潜伏期间传染性较弱,但仍可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播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