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坐办公、运动后出汗,突然发现屁股上冒了个小包,摸起来硬邦邦的,一按就痛,连坐椅子都得小心翼翼 —— 这种尴尬又难受的情况,很多人都遇到过。有人以为是 “上火长痘”
一、常见:毛囊炎(毛囊 “发炎长痘”)
典型表现
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小丘疹,顶端可能冒出白色脓点,摸起来有轻微凸起,按压时疼痛明显,通常单个或零星分布,不会大面积蔓延。
常见于屁股两侧、臀部下方等容易久坐、出汗多的部位。
核心原因
屁股部位皮脂腺丰富,久坐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、汗液无法及时蒸发,加上衣物不透气、清洁不到位,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会侵入毛囊,引发炎症。运动后未及时洗澡、内裤更换不频繁,也会加重细菌滋生。
二、易复发:皮脂腺囊肿(“粉瘤” 发炎)
典型表现
肿块比毛囊炎更大、更硬,直径通常在 1 厘米以上,表面可能光滑,按压时疼痛明显,若感染发炎,会红肿发热,甚至破溃流脓。
肿块位置较深,一般不会自行消退,容易反复发炎。
核心原因
皮脂腺的导管被堵塞,分泌的油脂无法正常排出,堆积在皮下形成囊性肿物。当身体抵抗力下降、局部受到摩擦或挤压时,囊肿容易被细菌感染,引发疼痛和炎症。
三、需警惕:肛周脓肿(肛门周围感染)
典型表现
肿块多靠近肛门周围,初期可能是小硬结,随后迅速红肿、疼痛加剧,甚至会出现发热、寒战等全身症状。
严重时肿块会破溃流脓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发展为肛瘘,增加治疗复杂度。
核心原因
多由肛窦炎发展而来,肛窦内的细菌感染扩散到肛周间隙,形成化脓性炎症。长期便秘或腹泻、肛周清洁不当、久坐久站等,都可能诱发肛窦炎,进而导致肛周脓肿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