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趾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皮肤增生物,医学上称为 “跖疣”(发生在足底、脚趾等部位的寻常疣)。
一、跖疣的基本特征
发病部位:多发生在脚趾、足底前部或受压部位(如脚趾缝、脚趾甲周围),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因摩擦、挤压出现微小伤口,给 HPV 病毒可乘之机。
外观表现:
初期为针头大小的灰白色或淡黄色丘疹,表面粗糙、质地较硬,边界清楚;
随着发展,疣体逐渐增大,表面可形成粗糙的角质环,中央因受压可能出现小黑点(其实是真皮乳头层小血管破裂后形成的血栓);
若多个疣体融合,可形成较大的 “镶嵌疣”,走路时可能因压迫产生疼痛。
二、致病原因与传播途径
病原体:由 HPV(人乳头瘤病毒)感染引起,常见亚型为 HPV-1、HPV-2、HPV-4 等,这些病毒主要侵犯皮肤表皮细胞,导致细胞异常增生,形成疣体。
传播方式:
直接接触传播:与感染者的病变部位直接接触(如共用拖鞋、脚盆时),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进入人体;
间接接触传播: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(如公共浴室的地面、健身房的储物柜、共用的毛巾等),尤其在潮湿、温暖的环境中,病毒更易存活和传播;
自身接种传播:如果脚上已有疣体,搔抓或摩擦后可能将病毒带到其他部位,导致疣体扩散。
三、易患人群与诱发因素
免疫力较低者:如长期熬夜、营养不良、患有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)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,身体抵抗力弱,更易被 HPV 病毒感染;
足部皮肤易受损者:如经常穿不合脚的鞋子(导致脚趾摩擦、挤压)、足部有外伤或脚气(足癣)等,皮肤屏障受损,病毒更容易侵入;
经常出入公共场所者:如频繁去公共浴室、游泳池、健身房等,接触病毒的机会增加,感染风险升高。